
「chi va piano, va santo e va lontano.」
「蛤?」
史蒂芬諾指著自己的口型, 放慢速度,比手畫腳又再說了一次,「意思是走得慢的,才走得健康與長久。」
「到底為何我人都到了西班牙….還要跟你學義大利文?」
「你不覺得義大利文真的是非常優美嗎?」史蒂芬諾用他那濃厚的義大利口音,配合浮誇的手勢,在我眼前上演了一齣義大利單口歌劇。
……就算心底默默這麼覺得,但我就是不想跟你點頭…….
▎第十六日:往 Carrion de los Condes

毒辣的太陽出來了,大家都被曬得七葷八素。
雖然我們已經抓到了5點早起、快速打包、6點前出門好避開艷陽的夏季法國之路時間管理訣竅,
卻避不開連夾麵包動作都出奇地慢的西班牙咖啡店老闆。
早上8點行經一個剛甦醒的小鎮,所有朝聖者都湧入了鎮上的唯二家咖啡店裡點咖啡吃早餐。
是左邊店家的動作會比較快?還是右邊店家的動作會比較快?
不排進隊伍裡,你永遠不會知道。
看著自己身在的隊伍長度好像都沒減少,我知道今天自己選錯了。
「天啊,我有不祥的預感。我覺得我愛的”拿坡里納塔” 會被賣完。」
西班牙的 Napolitana 長得就是法國巧克力可頌的樣子,吃起來也是。但名字可愛多了!

「你是指 拿坡里”塔納”吧? 但你西語學得很好!等下要我幫你一起點杯咖啡嗎?」站在我身後的西班牙人安荷笑著,讓我的小鹿稍微撞了一下,就跟男人看到美女都會不小心緊張一下的感覺一樣。
我跟同期朝聖者的女孩子們私底下閒聊過,互問彼此在同一批的朝聖者中,覺得哪個男孩子最可愛?
我們一起蹦出了「安荷」這個名字,然後一起笑得像青春期的懷春少女。
帥氣的臉龐道路上很多,但謙遜知性的氣質難遇啊~
雖然多虧了動作緩慢的老闆,我才能跟安荷再多聊兩句。
但也因為這家咖啡店近1小時的拖延,在近中午時由於走不到庇護所腳步變慢,所以才又被史蒂芬諾逮到,開始了義大利語俗諺的強制教學。
….
………
「你不用擔心自己走很慢,因為我們這樣才能走得久!」史蒂芬諾繼續開懷地說,又再重複了一次教學
「來,跟我唸~」
在他自顧自地教學中,我想起瑞典姐姐榮雅之前跟我分享的——
「史蒂芬諾教會了我一件事,就是要用心去感受一個人,不要被第一印象給限制住。
那天我實在是熱到不行,無心聽他說話,就不小心對他脫口而出 “我們來玩一個遊戲,一起安靜10分鐘 好嗎?”
沒想到史蒂芬諾沒有生氣,反而回我”這聽起來真是個有趣的挑戰!”然後就掏出手機計時了10分鐘…..
我突然覺得很慚愧。史蒂芬諾其實也是看我熱得走不動,所以特別來找我講話的吧?」
看看現在毒辣的太陽,史蒂芬諾好像真的又在擔任起打氣筒的角色了呢?
於是我也開始重複著:「走得慢的,才走得健康與….?」
「對~ 還差一點,長久要這樣念:lontano」

一個人跑得快,一群人跑得遠。
這個體悟是我以前在參加馬拉松賽事時學到,但在開始獨自創業做品牌後因為太忙,而漸漸遺忘的道理。
但在這段史蒂芬諾胡鬧式的陪伴中,又漸漸想起。
在腳傷之前,我跟台灣夥伴沿途都走得飛快,被同批的朝聖者們說「聽到那急速的步伐、響亮的 “buen camino” 招呼聲,就知道要被你們這兩位台灣女孩超車了!」
在腳傷發生後,我成了走得較慢的那個。
從一開始每天看著運動錶上的公里數,到現在有時連錶都會忘記按來記錄,沒電了也覺得沒差,也不過就10幾天的事。
但很意外地是,我發現自己其實也沒想像中這麼在意這些“數字“或是”速度排名”。
與這些朝聖者的對話體悟,更加迷人也更加吸引我。
▎西班牙燉煮朝鮮薊

西班牙特色餐點又一發!
吃過法國水煮清甜的朝鮮薊、罐頭如酸筍般的醋漬朝鮮薊,
在義大利吃過放在pizza上的朝鮮薊、還有用橄欖油悶炸了撒上薄荷的朝鮮薊,
來到西班牙北部,他們的朝鮮薊又是如何處理的呢?
答案是:用西班牙塞拉諾火腿(serrano ham)燉煮成糊的朝鮮薊。
相較於用黑毛豬做的伊比利火腿,塞拉諾火腿是西班牙好吃的白毛豬親民火腿。
比起義大利火腿,西班牙塞拉諾火腿的香氣較沒這麼甜美,但有滿滿的肉感。
如果你在西班牙鄉村吃料理,可能吃到用塞拉諾火腿提味料理的機率,會比吃到用伊比利火腿的機會高。
我以前真的不知道朝鮮薊原來可以被燉煮到吃起來如同…..馬鈴薯般充滿了奶油澱粉感。
但朝鮮薊自身那帶點甘苦甘苦的尾韻又在盤內無所不在,再配合火腿的肉香,其實只要你的內心不要期待吃到”新鮮朝鮮薊口感”這回事,風味真的是蠻愉悅的~
對,畢竟我是朝鮮薊的粉絲,所以我不小心期待了,而無法跟你們說這個真心讚XD
這道菜我點了2次,第一次的版本沒有塞拉諾火腿,第二次有。
必須說有用心提味真的有差啦!
這道燉煮朝鮮薊料理是,之前介紹過的西班牙番茄冷湯也是~
調理一分心思,味蕾一分收穫。
▎朝聖者心中的負重

在今天住宿的鎮上,有一場由修女主持的朝聖者聚會。
朝聖者們圍繞成一個圓圈,各自自我介紹、分享來朝聖之路的緣由,並在修女的伴奏下一一唱起各國的民俗歌謠。

末了,修女開了口:「你們心中的負重,比朝聖之路的包包還要重。在這次的旅途之後,希望你們能卸下一些重擔。」
聽到的當時我輕笑了一下,在內心想著 “嘿,哪來的心理負重?我的包包真的比較重啦!”
卻莫名把這句話牢牢地記在了心裡。
就跟我一開始不知道自己的心會與這群夥伴越來越緊密一樣,
那時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對這句話的感受,會從一開始的輕笑,變成笑不出來,再轉為誠心的感激。
至於這個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?在之後每一日發生的事件裡,會開始一一揭露。
Camino provides, 朝聖之路的確帶給我們每個人不同要學的功課。
每一個人,
都不一樣。
之後在教堂中不停起立與坐下的望彌撒儀式中,我終於等到了發聖餐的時刻。
我滿心歡喜,魚目混珠地跟在朝聖者夥伴後面,想吃吃看所謂的”聖餐”到底是什麼味道,
卻在排到一半時,被荷蘭夥伴艾斯特低語了一句「等下FiFi, 我記得你不是基督徒吧?不是基督徒不能領聖餐啦!」給揪了出來。
啊…..
聖餐,到底是什麼滋味呢?
哭哭!Q_Q
Buen Camino,
食色天然香料研究所所長/FiFi
*本文的照片無法完全對上文字紀錄,因為走到後來我越發珍惜活在當下的感受,越來越常沒想到要拍照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