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搜尋”杜松子”,很可能會看到這樣的敘述:
“杜松子是釀造琴酒風味的主要原料,琴酒的基礎香氣。”

但由於台灣是一個飲酒文化不大盛行的地方 (*跟餐餐有酒的歐洲人相比)
即使這樣說,好像還是讓人有點霧煞煞….
那就讓我們從頭開始,好好來介紹杜松子吧!
長得有點像縮小藍莓果實的杜松子 (Juniper berry),其實不是莓果類,而是杜松樹的松毬。那貌似光滑的表皮,都是緊密細小的鱗片。

隸屬於刺柏家族,所以帶有針葉植物那種空靈飄渺的香氣,混合點迷迭香,又有點綠色柑橘類的感覺。

生長在歐洲大陸中北方乾旱多岩的土地上,抵得住強光,又抵得住強風的杜松樹,自古就被視為守護與庇護的象徵,淨化空間的能手。中世紀的驅魔儀式中會焚燒杜松枝幹,門上會掛杜松枝來守護家的氣場。 簡直跟菖蒲與艾草同款用途~
地中海瘟疫大流行時,人們也相信它的淨化能力可以庇護人們免於瘟疫的侵襲,因此很依賴它。
無獨有偶,北美洲的印地安人也視其為庇護與淨化的植物。除了將杜松子用在儀式中驅除惡靈,在去狩獵動物前,也會攜帶一截杜松子枝幹,或是用它撫過身體來避免自己遭受野獸、鬼怪的攻擊,讓險惡旅途多些保障。
但我個人認為最經典的,還是杜松樹與耶穌連結的傳說。
傳說,在希律王派出的士兵快要找到聖嬰耶穌、聖母瑪莉亞,與喬瑟夫時,他們所乘坐的驢子一個轉彎,向一株巨大的杜松樹奔去。

在千鈞一髮之際,那株杜松樹奇蹟地張開了”雙臂”,將耶穌一家人庇護在它的陰影之處,躲過了希律王士兵的追殺。
這段”傳說野史”沒有被記載在聖經,但至今一些鄉村的農夫,還是會在聖誕節的早晨,將杜松的枝幹懸掛在馬槽與穀倉前。沒有被文字記載,卻依靠著口耳相傳留下來的傳統,有種比真實更真實的浪漫感。
+++++
用於料理,杜松子常見於其生長的,中歐與阿爾卑斯地區的菜餚。北歐也可看到它的蹤跡,被拿來做冷燻鮭魚之類的。英國雖然也有土生土長的杜松,但傳統上卻很少將它入菜。 (英國美食沙漠稱號不是浪得虛名的)
杜松子在料理的搭配上,常跟”野味”,如野鳥、野豬、鹿肉、豬肉等腥羶味較重的肉品一起。炒香蘑菇、洋蔥,與輕輕壓過的杜松子來製作紅酒醬,淋上羊肉或是牛肉…. 可以讓醬汁充滿濃郁肉感的同時,又清新解膩!

還有,傳統德國酸白菜 (sauerkraut) 在醃製時,其中重要的隱味也是杜松子。搭配著德國豬腳食用,能讓人不自覺地一口接著一口吃下去。

+++++
食用上的注意事項?
杜松子氣息雖清新,但味道強度蠻高的。做為調味香料使用時,適合跟油脂味濃厚的料理一起,且下手可別太重。
至於在自然療法上的使用,杜松子除了被羅馬尼亞人、土耳其人,與印地安人等不同民族拿來治療胱相關毛病與皮膚問題,中古世紀時也是被拿來做中止孕期的偏方之一,不適合孕婦食用。*註一
杜松子也跟茶樹油一樣含有 萜品烯-4-醇 (terpinen-4-ol)
萜品烯-4-醇 有排水腫利尿的效果 ,因此也不適合有腎臟疾病的人食用。 *註二
當然,如同我常常強調的,化學物質要達到療效,是需要一定劑量的。
香料植物的食療知識,可以作為日常生活的調劑,但不能取代醫療。身體上有任何不適,必須去看醫生喔!
以上,願聖靈感充滿的杜松庇護您 😉
*註一 資訊來源期刊:Raina, Rajinder et al. “Potential of Juniperus communis L as a nutraceutical in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ine.” Heliyon vol. 5,8 e02376. 31 Aug. 2019, doi:10.1016/j.heliyon.2019.e02376
*註二 資訊來源期刊:Janku, I., Hava, M., and Motl, O. [Diuretic substance from juniper (Juniperus communis L.)]. Experientia 6-15-1957;13(6):255-256. 13447954
食色天然香料研究所,是專門研究天然香料與料理,並自行研發配方販售的香料品牌。
想知道我們如何將杜松子利用在自家的商品中嗎?
請見>>> 食色琴酒風味滷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