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開始販售琴酒風味滷包之後,陸陸續續都有人來詢問
「你們這個琴酒滷包除了拿來滷,也適合拿來煮牛肉麵嗎?」
秉持著食色一貫的研究與誠實精神,
在測試了不同牛肉麵煮法,與搭配不同滷包測試後,今日,我們才敢正式宣布:
📣 「食色的 “琴酒風味滷包”,是適合拿來煮牛肉麵的!!!」
#每一份食譜都實際測試調整
#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
不過,由於食色滷包有那特殊的清甜空靈香氣調性,
大家常用的牛肉麵調味,需要調整調整。
就在此來成果分享一下,適合琴酒風味滷包的,紅燒牛肉麵湯頭熬法吧 ♥️
食譜調整重點:
- 由於食色琴酒風味滷包的”香氣”已經偏甜,所使用的醬油要注意一下,盡量不要太甜。
讓香氣甜鹹中和的秘訣是,使用黃豆醬油與黑豆醬油各半。
黃豆醬油的豆香是甘的,而黑豆醬油有比較類似炭燒的香氣(回想一下直接吃黑豆的感覺),這樣就可以取得湯頭的最佳平衡。
- 捨棄豆瓣醬。
有這滷包,湯頭不加豆瓣醬就很香!
加了豆瓣醬,則會讓醬香把滷包香掩蓋起來。不是不行,只是有點可惜。
- 不要貪快都用壓力鍋煮。
壓力鍋煮湯很快,但牛肉會太軟爛沒有嚼勁…..除非你愛這一味啦~
牛肉麵食譜來囉~
🍽食材:
-牛腱 650g
-麵 一把
🍽調味食材:
-生薑 4片
-大蒜 3瓣 拍扁
-洋蔥 半顆 切絲
-番茄 1 顆 切塊
🍽調味料:
-米酒 1大匙
-醬油 1/2 杯, 使用一半黃豆醬油,一半黑豆醬油混合
-琴酒滷包 I (滷豆乾/海帶用) or II (滷肉用) 1個
Q. 琴酒滷包I 與 II 的差異是?
A. 具體來說,琴酒滷包I (滷豆乾/海帶用) 的杜松子味較重,II(滷肉用) 的杜松子味較淡可是多了薑科的溫暖香氣。如果要做滷肉飯或是滷豬腳,我們推薦用II號 (滷肉用)的去腥效果較佳。但如果是牛肉麵,由於不太需要去腥,我們推薦可以嘗試I 號(滷豆乾/海帶用) 的滷包,風味特色更加突出!
🍽 步驟:
1. 將牛腱、薑片、米酒、滷包、稍稍蓋過牛肉的水,一起煮到沸騰,轉小火再煮20分鐘,關火燜30分鐘。 (鑄鐵鍋使用)
2. 將牛腱撈起切塊,熬出的高湯底留著,滷包留在鍋內。
用平底鍋炒香蒜頭、 洋蔥絲,加入牛肉煎上色,倒回高湯鍋。
3. 加入醬油、番茄,小火熬煮一個小時熄火,試喝加鹽巴調整鹹度。
4. 放涼入冰箱,靜置一夜使滷包的香氣完全進入湯與肉之中。
此步驟是讓湯頭與牛肉完全入味的關鍵,滷豆乾、溏心蛋、滷味等也是用此技巧喔!
5. 第二日復熱,煮好麵,放置水燙青菜,舀入牛肉湯與牛肉,就可以享用了!
+++++
關於琴酒風味滷包….
琴酒,是一種跟 “杜松子 (Juniper)” 香料一起蒸餾而成的蒸餾酒。按釀酒師的創意,會加入其他香料/香草調和,但沒有杜松子的調性,就不能算是琴酒。
而食色的 “琴酒風味滷包” ,是使用大量杜松子做為基底調性,加入其他幫助層次堆疊的香料與香草調配而成的滷包。
購買由此去 : 琴酒風味滷包
還是覺得有點疑惑,想更加了解杜松子是怎樣的一種香料嗎?
歡迎收看:杜松子聖靈傳說